【中國體壇週報/特約記者李浩然】日本棋院近年來財政虧空嚴重,導致日本棋院理事長一職成為燙手山芋,前理事長加藤正夫九段曾以改革者形象出現,2004年好不容易開始盈利,但他積勞成疾,已於2004年12月30日不幸去世。日本棋院的虧損,在加藤正夫的去世後又開始持續,日本棋院的虧空主要集中在棋院運轉費用、對局費支出等方面,而收入主要在於業餘段位證書,但是日本棋迷人數日漸減少,段位證書收入銳減。
- Oct 29 Sun 2006 19:30
小林光一對棋戰選拔賽開刀
- Oct 28 Sat 2006 16:36
斷章取義又一例子
記者常常斷章取義,甚至訂譁眾取寵的標題,來創造新聞價值。有時候更誇張的,是以自己的臆測或是推斷來撰寫新聞,弄得滿城風雨。最近在職棒報導上,這種狀況也越來越嚴重。例如中國時報之前報導中信鯨即將解散,結果根本沒有這回事情,中信鯨領隊出面駁斥,並表示明年的經費以及政策都已經訂定,請媒體不要隨便報導。
- Oct 25 Wed 2006 09:28
名將如雲的洲際盃
今年年底真可以說是棒球的重要時刻,除了從去年就開始舉辦的亞洲職棒大賽(由日本、南韓、台灣三個家職棒的聯盟總冠軍隊伍,加上中國棒球國家隊四隊,爭奪亞洲最強的棒球冠軍),還有十一月的洲際盃棒球賽,再加上十二月的亞運,對於棒球迷來講,真是一個片刻不能休息的一段時間。
- Oct 22 Sun 2006 22:47
灌爆部落格
最近中華職棒總冠軍賽舉行的如火如荼,網路上的討論也非常熱烈。在昨日(20)的比賽當中,LaNew在十一局下半靠著再見安打,以四比三最後一分險勝。然而,由於五局上半的一個判決,卻讓整場比賽出現雜音。統一獅外籍選手布雷,在五局上半擊出一支左外野方向的飛球,最後被裁判判定是界外球。然而由於太靠近線邊,因此這個判決變的爭議性相當高,統一獅迷普遍認為那是兩分全壘打,如果有那支全壘打,統一就不會打到延長賽然後輸掉了,於是大肆抨擊裁判的誤判。
- Oct 21 Sat 2006 17:00
還我味全龍
前些日子,應該有些人注意到我在MSN狀態欄有一些關於味全龍的字樣,這個純粹只是一時興起,我並不是味全龍的球迷。當然,當年頂新集團在併吞味全之後,認為味全龍過於虧損,最後甚至在三連霸之後將球隊解散的行為,到現在還是有很多龍隊球迷相當不平。除了解散當年舉行了史無前例的遊行活動之外,如今也是有網龍等組織,在網路或是很多地方繼續發起球迷的活動,以及跟前味全球員聚會。
- Oct 20 Fri 2006 16:06
虛著換時間
2006年8月,在中國黃河杯圍棋賽上出現了爭議,一個少年棋手『撐住兩個單劫』與『利用劫材資源打將』的下法被指責爲『攪局』,甚至有人認為這是違反『道德』的行為。此種下法,主要是在計時比賽時,於利用打劫以及填子的方式,讓對方不得不應,而來消耗對方的思考時間,從而讓思考時間剩餘較多的人保持思考時間的優勢。面對這個事件,棋界不乏有聲音指責這是「非正常下棋」的動作,然而這也引起了棋友的一片撻伐。
- Oct 17 Tue 2006 00:16
策略性搶獎項
- Oct 14 Sat 2006 16:42
張栩代言礦泉水
2005年4月20日,漢城韓國棋院裡的空氣是凝結的,世界仿若沉入水底,除了放大兩倍的呼吸聲和心臟賣力收縮的撲通聲外,俞斌的腦中一片沉寂,因為這位中國棋王正瀕臨王冠不保的窘境,足足小他一輪的對手就這麼輕盈不帶殺氣地,一步一步將他勝利的希望蠶食殆盡,直至第318手棋,最後的生機終隨著俞斌斗大的汗珠滑落,年僅25歲的LG杯第九屆世界棋王正式登基─來自台灣的旅日選手,張栩。
- Oct 13 Fri 2006 21:20
全壘打數量銳減?
最近中華職棒網站有在熱烈討論關於今年全壘打數量下降的問題,正巧今年例行賽打了300場,也有300支全壘打。也就是說平均一場才一支全壘打,一場比賽兩隊對打的話,平均一隊每場就只有打0.5支,這個數字似乎不是很好看。有球迷提出了職棒八年的數據,指出該年有747支全壘打,今年的確全壘打數量太少了一些。
- Oct 11 Wed 2006 23:16
泰山冠任的打擊之爭
跟去年不同,今年中華職棒的各個獎項大部分都提前誕生,像防禦率王、三振王、救援王、中繼王、全壘打王、打點王、盜壘王等等,幾乎都在倒數兩週之前就已經確定,可見獎項領先者的領先幅度都相當的大。不過只有安打王跟打擊王,還是跟往年一樣,要到最後一兩場比賽才篤定,也讓獎項的爭奪還是有許多的精采之處。尤其是今年打擊王的競爭,兄弟象隊陳冠任、興農牛隊張泰山的打擊率是歷年差距最小的一次,更讓競爭過過程相當戲劇性。
- Oct 09 Mon 2006 00:15
缺什麼選什麼
很快的各國職棒已經陸續結束例行賽,有些展開了季後賽,有些則還在冠軍賽前的休兵期間。不過對於季後賽或是總冠軍賽已經無望的球隊來說,重點則是放在重整戰力,展望明年上面。而談到重整戰力,除了就現有的球員進行定位跟調整之外,最重要的當然就是補強戰力方面。一般來講,外籍選手只能算是一種暫時性的補強法,各球隊最寄望的當然還是所謂的新人選秀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