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  周俊勳拿下LG棋王的頭銜,讓圍棋新聞的相關版面,一時充斥著各大媒體,許多媒體報導著周俊勳的成功,也同時訴說了許多周俊勳的辛苦。除了台灣學棋環境不如中韓日之外,更大的一點就是台灣的升學主義掛帥,讓周俊勳差點連國中也畢不了業,高職也在極為辛苦的狀況下沒能讀完,才決心到中國去拜師。不過周俊勳算是在這些棋士當中,難得在圍棋界發光發熱的,其他有更多因為學業放棄圍棋的例子。

  最常被台灣圍棋界提起的,莫過於施懿宸,他小學就在圍棋界嶄露頭角,小四被沈君山收為門下唯一的圍棋弟子,小五在巴黎世界青少年大賽獲得世界第三名,還在表演賽中擊敗職業棋士,一時被認為是圍棋神童、明日巨星。但是當他上了國中之後考進資優班,家裡面的人發現他是讀書的料,因此婉拒林海峰要帶他去日本奮鬥的請求,並且把家中的棋具都收了起來。
  此後施懿宸離開圍棋專心讀書,從台中一中念到交通大學,如今正就讀台大財金所博士班,變成學術界的高材生了。然而他對於離開圍棋一直感到很遺憾,大學之後還是會去參加一些業餘的比賽,成績也相當不錯。於是施懿宸28歲念博士班一年級的時候,想要做最後一次的嘗試,於是報考台灣棋院職業棋士,只可惜離開圍棋太久,加上一邊準備博士班課業,最後讓他在加賽當中落敗,就此對職業棋士死心。
  像這樣子的遺憾很多,所以即便台灣的小學的學棋人口龐大,圍棋補習班林立,但是上了國中高中,父母親都會要求小孩要專心課業,放棄圍棋。能夠像陳詩淵七段一樣,毅然放棄升學,遠走韓國學棋,至今只有小學學歷;或是像周俊勳九段一樣,留在台灣跌跌撞撞,最後終於當上世界圍棋冠軍的,到底有多少人?這不僅僅只是台灣圍棋環境惡劣的問題,更是升學主義掛帥下,導致的另一種結果。

  試想若你是父母,如果孩子成績優異,你會願意讓他走圍棋的路,當上職業棋士嗎?周俊勳的父親是棋痴,所以願意支持他;但是施懿宸的父母是小學老師,不希望他吃苦,更希望他還是以讀書為主。當然,大部分優秀小棋士的父母都不是棋痴,喜歡圍棋也未必希望孩子能夠走圍棋的路,認為還是唸書比較好。而且在這種教育環境之下,小棋士普遍也不打算長久的下圍棋下去。
  之前曾經看過電視新聞報導中學圍棋賽的冠軍,棋藝相當好,幾乎沒有人是他的對手,當記者訪問他是否打算成為職業棋士,他立刻表示不想,只說「因為覺得讀書比較好」。而且更別要說這些不打算當職業棋士的小棋手,甚至台灣棋院也有不少新進的年輕職業棋士,為了準備學校課業跟升學考試,跟棋院長期請假的,雖然他們多半比較喜歡圍棋,但是在學校成績也相對優異的狀況下,在課業學業之間難以抉擇。
  事實上,走向一般讀書就業的道路,也未嘗不是好事情。像是矽品董事長林文伯棋力甚強,不但擁有業餘七段段位(業餘七段至少相當於職業初段),還拿下台灣名人戰第一屆冠軍(當時還未升格為職業性質的比賽),第四屆也打進頭銜戰可惜落敗,但最後放棄圍棋專心經營公司,才有今日的矽品。如今許多商業雜誌提到林文伯,都很喜歡講說他是運用圍棋的各種原理,才能夠打敗商場上的敵人,成就矽品在電子業中的霸業。
  只是,走其他的路或許更好,但是看到少掉這麼多優秀的人才,還是不免讓人感到遺憾。在這些課業跟學棋的拉鋸當中,我們損失了多少好手,變成了一個經理、專員或是科長?這是一個長久以來的問題,不光只是圍棋,太多領域都有這種現象了,不論是各類體育競賽還是八大藝術,太多好手都選擇了主流學科而放棄了這些才能。施懿宸不是第一個,也不會是最後一個。雖然不能說選擇其他的就不好,但是對於這些領域的支持者而言,還是多少會感到遺憾、可惜,甚至是寂寞吧?

◎聯合報晚報導:體制,周俊勳突圍了,施懿宸呢
        曾經小棋士,施懿宸從學業找到成就
◎TOM棋聖道場專文:讀書學棋勢不兩立,周俊勳引發天才被扼殺的爭議


▲上圖左為陳詩淵七段,放棄升學遠走韓國學棋,並在韓國考取職業棋士,目前返台發展中。

(本文同時發表於本人的MSN部落格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風城之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