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  經典賽兵敗東京之後,檢討棒球政策聲音四起,除了中央政府編列預算進行「拯救國球」的各項計畫之外,各縣市政府也開始成立所謂的縣市棒球隊,希望能透過廣設棒球隊,增強台灣整體棒球實力。許多前職棒球員都紛紛入選,可說是再造他們的棒球生涯第二春。然而,統一獅領隊林增祥,卻認為與其拿十幾億養這些被淘汰的球員,不如拿這些錢去蓋簡易球場還比較有效。
  以林增祥的立場來講,廣設業餘甲組球隊,對於目前不穩的職棒局勢來說,確實是一大威脅,他批判廣設業餘球隊,某種意義上是對業餘威脅職棒的恐懼。而他指責這些球員是「老人」的說法,也確實太過分了一些,畢竟這些人如果可以回歸業餘,仍能夠構成一定的戰力。然而撇開林增祥的出發點以及身分,其實廣設簡易球場本身是一個很好的建議。
  其實,廣設球場的說法,也有不少球迷反對。他們認為,目前台灣的棒球就業環境太過惡劣,沒有把未來的鋪路做好,怎麼會有父母願意讓小孩打棒球?棒球這份工作如果不能長久安定,怎麼會有父母敢讓小孩子投入?這些球迷認為,就算餅做大了,以國內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的價值觀來看,恐怕就算有再多球場讓小朋友可以打球,父母親也不願意讓小朋友去打。

  我個人是覺得,討論到未來出路跟教育價值觀都太遙遠了。蓋簡易球場其實目的很簡單,就是推廣棒球,讓大家休閒的時候有個去處。就跟大家下課、放學去打籃球、打撞球一樣,只是改成大家放學去打棒球而已。棒球只是閒暇時間的休閒,就這麼單純而已,為什麼很多人要討論到未來的出路問題?
  今天我小孩下課去打撞球,我也不會說啊現在撞球不景氣,神童都出走,不要打撞球了,然後去撞球場把我兒子抓回來。或是我小孩下課打籃球,我也不會說現在SBL球技不佳、很愛耍帥,出國都被電,所以我去籃球場把我兒子抓回來。他只是去運動休閒而已啊,又不是說為了加入職棒才跑去打棒球。
  不管職棒環境怎樣,也不管今天業餘球隊有沒有很多,或者這些球隊只是為了選舉跑出來的。這跟我的休閒活動就是打棒球,所以放學找同學去河濱球場打球,放假找老爸到公園傳接球也沒有直接關聯。也是有很多人休閒時間是去踢足球,是去打羽毛球,今天多蓋一些簡易球場,只是讓小朋友、中學生、一般民眾能夠更願意選擇棒球當作休閒方式而已。

  推廣一個運動,讓喜歡玩的人變多,才是讓一個運動變的更有生命力的做法。當大家都愛棒球,就會進場看球,就會願意花錢在棒球產業上,整個產業就會越來越大。有厚實的消費群眾在,當然就會整個從基層棒球、業餘棒球、職業棒球往上改善。
  一個愛打棒球的少年,也許他長大的過程中因為只有讀書高,所以最後變成一般上班族。但是他因為玩過棒球、喜歡棒球,所以他以後帶著小孩去簡易球場丟球,所以買一張票進場看棒球,甚至帶著全家去看棒球。
  因為看棒球的人口多,企業就會覺得贊助棒球有效益,所以買電視廣告,所以買贊助貼布。甚至,企業老闆自己也喜歡棒球,又考慮到贊助棒球隊效益不錯,所以決定去認養球場、冠名,甚至進而買一支球隊,其實也都是一種可能存在的機會。

  拓展棒球人口,並不是一定要立基於未來的出路。大部分人打棒球也只是當作休閒運動,但是卻苦於好的場地太少,禁打棒球的地方太多,河濱球場擠死人,所以沒辦法打球。但如果今天簡易球場多了,就算我們技術不好、裝備不夠高級,好歹也可以打打慢速壘球;人數不夠,也可以做個五六人的打擊練習、守備練習。
  就只是為了推廣棒球而已嘛!今天我希望我孩子未來是個高薪的公司主管,跟我願不願意讓他有空去社區簡易球場打個棒球,或是買門票去球場看球,根本是兩回事情!不是一定人人都要當職棒球員啊,蓋簡易球場只是讓大家多一個運動、健身、休閒的地方,只是為了讓更多想打棒球的一般人有地方可以去,讓更多人接觸棒球、喜歡棒球。當全民都愛棒球、打棒球的時候,我們才有資格說我們的棒球是「國球」。

●延伸閱讀
也談失焦的巨蛋(竹板凳的漁瘟)
為愛打棒球的小孩請命(娉的職棒小札)
10幾億培養老人?(crash's cabinet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風城之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