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《HIT職棒迷》是一本台灣的棒球雜誌,在十月份宣佈停刊,結束了此雜誌兩年多的壽命。

  事實上,其實我本來就不看好這本雜誌能夠存續下去,因為台灣的雜誌市場,本來就不需要這麼多棒球雜誌。雖然說HIT職棒迷我買過幾期,內容可說是相當有水準,但是在市場不夠大的狀況下,HIT職棒迷也只能下台一鞠躬。
  台灣的棒球熱潮在十年前達到最高峰,當時有所謂的投手四大天王,也有許多知名的明星球員,加上當時旅外打球風氣不盛,不用擔心球員被挖到國外去,所以精采度非常的足夠。不管是票房還是相關商品都瘋狂熱賣,棒球雜誌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。
  當時除了中華職業棒球聯盟官方出的《職業棒球》之外,還有《中華棒球》、《棒球人》、《獨家棒球報導》、《職棒生活天地》,以及各球團自己出的《獅子棒》、《兄弟》、《虎虎虎》、《龍族》、《俊國》,居然同時有十本雜誌出現。
  不過老實說台灣的市場根本養不起十個雜誌,所以大部分的雜誌不到一兩年就宣佈結束。只剩下《職業棒球》、《中華棒球》、《兄弟》跟《龍族》,而且後來因為味全龍一度戰績不佳,《龍族》雜誌無法維持而結束。隨後的職棒簽賭爆發,更造成職棒的黑暗期,票房慘跌,市場也大幅萎縮,因此《中華棒球》與《兄弟》也隨之結束,只剩下官方的《職業棒球》。
  當然,《職業棒球》之所以沒有倒,那純粹是因為他是官方雜誌,除非中華職棒結束營業,不然《職業棒球》就算虧本也是會經營下去的。加上本身官方資源的挹注,像是官方的數據資料,還有官方人員才有機會拍到的特別照片,更讓《職業棒球》雜誌比起其他棒球雜誌更有競爭能力。在這個所謂職棒的黑暗期,球迷想看棒球雜誌,也只有職業棒球可以買。

  在2001年世棒賽台灣擊敗日本韓國(因為該年台灣是主辦國,為了怕漏氣,所以派出職棒球員,對付以業餘球員為主的日韓兩國),加上之後兄弟象隊(中華職棒最受歡迎的球隊,是國內職棒票房的指標,該隊封王之年,台灣職棒票房成長將進三成)達成三連霸,造成棒球榮景復甦,也重新開啟了棒球雜誌的春秋戰國時代。
  可想而知,各球團也不敢再辦雜誌了,所以都是外面的出版社辦的。首先就是PChome推出的《HIT職棒迷》雜誌,之後則是創新的《Passion拼棒球》,這對於只有《職業棒球》可看長達五年的棒球雜誌市場來說,算是一個好消息。
  然而,國內的棒球市場,真的有到可以同時存在三本雜誌的能力嗎?老實說,我一直認為國內棒球市場雖然不小,但是棒球雜誌的市場應該沒這麼大。《職業棒球》之前就經營的相當辛苦了,就算是職棒風潮再起,也很難容納其他的雜誌進來。

  光就內容來看,《HIT職棒迷》的文章水準的確相當高,而《Passion拼棒球》則是比較偏重棒球偶像的營造。雖然PChome沒辦過運動雜誌,但是他們好歹旗下也有三十幾本雜誌,所以作雜誌可以說是得心應手。《HIT職棒迷》特別請到頗多專才人員寫專欄,或是向球界人士邀稿,因此整體來說水準當然很高。若真要說有什麼缺點,就是PChome自己的廣告實在太多了。
  至於《Passion拼棒球》,老實說對於棒球的專業性比較不足,除了一些重大的棒球事件報導之外,主要是走棒球偶像路線。例如球員的訪問,或是造訪他們的宿舍、房子,跟球迷分享球員的私密生活,或是一些生活小秘方,可能適合比較八卦的球迷看。當然,因為這份雜誌我只有去圖書館看過幾次,所以不清楚最近是不是還是這樣。
  而老牌的《職業棒球》,在面臨其他雜誌的夾擊下,開始有了改變,例如開始舉辦各種回饋球迷的贈獎,或是雜誌附贈海報、立牌、墊板等等,甚至還加頁。這對於長期購買職業棒球的老球迷來說,可真的是耳目一新,而且的確也收到不錯的效果。
  老實說,《職業棒球》因為是官方雜誌,優勢很多,不管是官方的詳細數據,或是只有官方人員才可以站的好位置所拍到的照片,甚至是官方獨家授權的贈品,都讓《職業棒球》比起其他家更有競爭力。加上之前棒球雜誌倒光的時候,《職業棒球》一直都存在,所以有市場上的優先優勢,很多人都已經買了《職業棒球》好幾年了,要他們改變胃口,實在很難。
  在《職業棒球》的優勢之下,加上這個市場本來就沒有想像中那麼大,另外兩家雜誌經營的很辛苦。今年中再度發生職棒疑似賭博案之後,票房的再度下滑,造成兩家雜誌終於撐不下去了。《Passion拼棒球》跟同出版社的另一本雜誌合併,變成了《拼棒球/壹號人物》。而《HIT職棒迷》更是宣佈結束發行。
  壹號人物本來是個政治雜誌,兩個族群差這麼多,這樣子合併還有人看嗎?半本棒球半本政治,這樣子這雜誌能活多久我實在很懷疑。至於《HIT職棒迷》結束那就更不用講了,只是讓人覺得滿可惜的,畢竟這還算是一本好雜誌,不過市場競爭就是這樣,我也無話可說。

  老實說職業運動這種東西就是靠熱潮一陣一陣的,不能期待它永遠都很熱門。美國職棒之前碰到大罷工,也是整體票房下滑,相關產業為之蕭條;後來靠著馬怪爾跟索沙的全壘打熱潮,才整個大為復甦;然而最近禁藥事件頻傳,整個市場又開始走下坡。而日本職棒原本也是相當熱,但是近年來因為最受歡迎的讀賣巨人隊戰績超爛,讓整個票房變的越來越難看,精采度也大減。
  由此觀之,職業運動不可能永遠都很熱門,而是有高低起伏的變化的。就跟台灣每四年瘋次世足賽一樣,會有一陣子很熱,然後一陣子很冷,所以這餅可說是有時大有時小的。以國內職棒來說,我認為大概只能容納一到兩家雜誌,再多就不行了,就算靠著熱潮時間可以經營,一旦熱潮過去,就只有收攤的下場。所以像是《HIT職棒迷》收起來這種狀況,也不過是前幾年的事件重演而已,並不稀奇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風城之心 的頭像
    風城之心

    風城心築~野球館

    風城之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